材质:陶瓷 | 管厚:6-30mm | 特殊功能:钢度值低、 耐腐蚀 |
直径:32-3000 | 产地:盐山 | 品牌:泰拓 |
型号:30-3000 | 重量:10kg | 执行标准:《DL/T 680-1999 管道技术条件》本标准规定了管道 |
壁厚:6-30 | 等级:1 | 产品规格:30-3000 |
陶瓷:刚玉陶瓷 |
1 原除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
1 . 1 系统过于复杂, 可靠性差
原系统不仅同时使用了水力除灰和气力输灰方式,而且气力输送还分为负压和正压 2输送。复杂的系统导致输灰环节配套性差,故障点增加。
1 . 2 气力输送系统出力不够
限于当时技术水平,增加的 1 套气力输送系统出力约为 1 3 t/h ,不能将所有干灰全部输送至灰库,仅为实际输灰量的2 6%。
1 . 3 运行经济性较差
( 1 )气力输送采用负压集中和正压输送的方式能耗较高 ( 据测算为 1 5 k Wh / t k m) ; ( 2 )因气力输送出力不够,水力除灰系统必须保持 同时运行,为维持一定的灰水比,耗水量大; ( 3 )为了 ***渣浆泵的运行,必须补充一定的水量以达到渣浆泵的额定出力,不仅增加了大量厂用电量, 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。
1 . 4 环境污染严重
水力排灰不仅占用大量储灰场地,污染外灰场附近的环境,而且厂内环境因为气力输灰系统的频频故障受到了飞灰的严重污染。
2 输灰套管-气力输灰管道,双套管气力输送技术简介
小仓泵双套管输灰技术作为一种的干除灰方式,从2 0世纪9 O年代引人我国以来,已经在众多电厂得到广泛应用。双套管输送的技术原理是大管套小管,在普通钢管的内壁上安装 1 根管径较小的管子,小管上每隔一定距离开 1个 “ V”型口,并在开口处焊接 1 块孔板,
( I )水平输送管道,由于重力影响,气固混合物在管道内形成管道上部气多固少,管道下部固多气少的状态。
( 2 )当水平输送管道发生堵管现象时,粉料先在管道下壁开始堆积,逐渐向上堆积到管道上壁,终将管道完全堵死。
把双套管作为输灰管道应用于气力输送的水平管道 ,可以有效地防止灰管堵塞,其防堵的机理在于双套管的特殊结构。当灰气混合物在管道内流动时,经常会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干灰在管道内部逐渐沉积导致堵管。当管道内的干灰开始沉积将要堵管时,压缩空气会通过小管流过,经过小管开空和节流孔板的作用,对堵塞的部分进行扰动,将沉积的干灰逐渐吹动,从而避免将输送管道堵死。
3 双套管气力输送系统效果分析:
2号炉除灰系统的改造投运至今,已连续运行了3年多,干灰收集率达到了 1 0 0 %。通过对运行工况的分析与测试,并和二期新投产的3号机组(300MW)所采用的传统单管气力输送技术比较, 双套管气力输送技术具有下列独特:
( 1 )不堵管:可随时启停,运行 1 年来从未出 现过堵管情况。
( 2 )流速低:起始流速 ≤5 m/s ,末端流速≤1 5 m/s 。
( 3 )磨损小:管道,弯头磨损程度轻微,运行 3年多来未见任何磨穿漏粉现象。
( 4 )浓度高:灰气比为 2 3:1 。
( 5 )能耗低:能耗指数为3 .6 k W h/t ·k m。
( 6 )出力大:单根管道出力达7 0 t/h 。
( 7 )距离长:该项目输送距离为800m,据了解双套管试验输送距离达4500米 ,实际工程长输送距离 1800m。
( 8 )输送能力和适应性强:物料粒径为5mm,比重为 1.4 t /m 。
4 结 语
传统单管输送技术, 出力低, 输灰能力差, 易出现经常性的堵管, 静电除尘器灰斗灰位高而退电场现象, 造成环境污染并影响干灰的收集, 处理堵管时要拆管疏通, 人工劳动强度大。双套管输灰技术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单管所无法解决的“ 磨损和堵管”相互矛盾的问题, 在提高输灰能力, 降低能耗, 保障输灰系统稳定和经济运行方面, 具有独特的, 是粉料气力输送领域一次成功的尝试。
输灰套管-气力输灰管道,密相长距离输灰紊流双套管,洛阳耐特管业专业生产密相长距离输灰紊流双套管,多年行业经验,质量好价格低。